Sony F55拍摄《极限挑战》后期制作揭秘
Sony|F55|拍摄|制作
2016-01-26产品视界作者:索尼影视专业制作乐园
庆贺《极限挑战》短短5天内突破一亿票房。面对这样一部制作难度巨大、制作周期短暂的真人秀大电影在后期制作
庆贺《极限挑战》短短5天内突破一亿票房。面对这样一部制作难度巨大、制作周期短暂的真人秀大电影在后期制作中也有很多的故事。
调色指导王博:
在定色的过程中,我们首先对影片进行了观看,在对于剧情发展和拍摄场景了解后,我们和导演与摄影师进行了详细的沟通。通过剧情的发展主线,我们所定的色调也要随着影片情感的变化而变化。片子中需要营造的气氛很多,包括轻松搞笑、紧张刺激、诡异恐怖、温情等。在了解了导演和摄影的想法后,我也提出了很多的相应建议来使影片整体效果更好。在之后的调色过程中,我们又针对不同场次素材的不同和细微的情感变化对色调进行了完善。《极限挑战》在拍摄环节由于拍摄环境的不同运用了十几种拍摄机型进行影片拍摄。面对各种不同机型所拍摄的素材也让调色环节在进行的过程中受到了阻力。为此我也和我的同事在之后的时间里进行了很多沟通。
调色师王羿天:
与一般影视剧不同,真人秀大电影在制作中无论从素材量,素材质量,摄影机机型等都对调色师提出了更高要求,所幸在与唯优传媒调色指导王博完成《爸爸去哪儿》等大型真人秀项目中积累了丰富的真人秀节目制作经验,这使得我们面对这些挑战更加得心应手。
起初在定色环节我们无法将所有的素材问题都发觉,定色后我发现了很多具体的问题需要解决,在唯优传媒DI主管王博的指导下,首先我们对大量的素材进行了有效的素材管理,这为我们本来就极度紧张的制作周期提供了有力保障,通过与调色指导进行会议和沟通,我们针对该项目素材管理,conform,色彩管理,花字等棘手环节量身定做了一套完全适合该项目的工作流程,面对十余种不同的机型素材,我不得不考虑各种机型所拍出的素材在特点与色域方面的不同。为了让影片保持整体,我们针对不同机器类型的特点来进行理论分析和试调。在经过测试试调之后,我们决定以Sony F55机型所拍摄的素材为标准。原因是因为整个影片中有接近百分之八十素材是运用Sony F55机拍摄的,并且Sony F55 在各个环境中优秀的表现和标准的色彩曲线让我们更容易将素材色域进行统一,值得一提的是得益Sony RAW素材对ACES工作流程的完善支持,大大的减小了我们在色彩统一工作上的工作量,虽然机型种类很多,但是Sony公司自己所生产的各类机型如Sony F55,FS7,A7R在颜色特点和质感方面都比较接近,同时拍摄素材的色彩还原度以及宽容度也很高,在统一其他机器型号的方面让我们在调色环节中节省了很多时间,同时也可以原素材的基础上做出更多深度的艺术加工。
由于当前数码摄像机完全取代了胶片机,而胶片感对于电影又有着特殊的影响,这个影响除了颜色给人眼感官的影响外,其实最重要的是特性曲线,胶片机的特性曲线分布更佳符合人眼视觉规律,针对这方面Sony机型所包含的S-log3很好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它的色彩空间及特点曲线和胶片无限接近。针对Sony机的这个特点,我们将其它机型素材也向Sony机素材靠拢,通过技术手段将不同机型素材进行统一色调。

(调色前)

(调色后)
除了机器类型不同的客观的因素外,在影片中我们也需要解决一些特殊问题。影片真人秀部分由于无法使用恒定光源,外景中的阴晴变化很快,经常出现一组以上的镜头每个镜头之间的环境光都不一样,这种情况下素材的本身就会有极大的差异,在调色过程中,我们需要对阴天和晴天的素材颜色进行平衡,除了考验于光的了解和感觉外,对于原素材的动态范围和色彩表现也要有很大的要求。Sony F55摄影机这方面也给了我们很大的震撼,在经过调色后,对于原本的画面质感和画面细节,无论F55和A7R都有很高程度还原,免去了整体处理质感的过程。
调色指导:王博
通过调色对比图可以看出,在大幅度的调色修改后,Sony相比其它机型的素材画面更加耐调,质感和解像程度相比而言也更强。这在我们调色过程中,在大屏幕对比观察表现极其明显,而其它画面无论动态范围和细节还原要弱一些,在调色过程中必须通过锐化等其它调色手段进行再处理,来达到或接近Sony 摄影机的质感及细节表现。

(调色前)

(调色后)
另外在该影片中Sony F55摄影机优秀的高感表现为我们后期制作环节带来了极大的方便,在前期光线恶劣或者没有灯光的前提下,我们依然通过Sony F55高达14档的动态范围对细节的到了极好的还原,并同时保持干净的几乎没有任何燥点的暗部表现。在经过去年我们完成制作的《宝贝对不起》等一系列真人秀大电影项目的检验下,证明F55除了面对常规影视剧拍摄,更以其独特的优势在真人秀大电影恶劣的拍摄环境下拥有良好表现。
转载请注明来源:索尼影视专业制作乐园